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蓬勃发展成为外国投资者首选门户天博综合
发布时间 : 2023-10-11 22:14:14天博综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利用政策支持,改善服务,积极改革,大胆尝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企业蓬勃发展的沃土和海外投资者进军中国市场的首选门户天博综合。
今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将迎来揭牌十周年。上海市政府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自贸区在促进上海外商投资和贸易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22年底,自贸区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约占上海同期30%。在外贸活动方面,2022年上海自贸区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总额的30%,其中包括位于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中心以及四川、陕西等内陆地区的自贸试验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张磊教授表示:“作为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推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形成与开放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和法治保障制度,这一系列措施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自贸区2013年首创的“负面清单”,是指国家规定在特定领域对外商投资实施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被广泛认为是一次成功尝试,已写入2020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四条。
不断缩短的负面清单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准入空间。十年前,上海自贸区发布全国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清单条目已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2021年的27项,制造业条目实现清零。
碧迪医疗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巨头,总部位于美国,1994年正式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天博综合。该公司表示,自2002年入驻外高桥保税区以来,其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持续升级,在中国的研发成果正加速走向全球。
外高桥保税区是2013年纳入上海自贸区的四大片区之一,当时自贸区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2015年4月,自贸区面积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2019年8月增设临港新片区。
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碧迪医疗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在上海的研发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利用上海自贸区及相关政策带来的创新优势。
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表示:“碧迪医疗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我们很高兴看到上海医疗科技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在上海的研发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利用上海自贸区及相关政策带来的创新优势,促进我们在中国的长足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受益于监管制度改革,碧迪医疗凭借丰富可靠的境外临床数据,有多款创新产品在国内获得批准上市。同时,得益于更加清晰高效的监管流程,碧迪创新产品在国外上市后得以尽快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患者和医师的临床需求。
展望未来,碧迪将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使命,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区在研发、制造、贸易、物流、分销、专业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继续积极引进全球创新产品,深化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利用即将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探索在医疗保健行业构建更高层次的创新生态系统天博综合。
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外商投资和贸易活动等多项关键指标上取得新突破,巩固了其作为上海经济发展引擎的地位。
例如,临港新片区实到外资占全市比重从2020年的2.6%提高到2022年的8.6%。政府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年间天博综合,临港新片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4%,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加速,同比增长达54.6%。
戴德梁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黎庆文表示:“毗邻全球最大集装箱码头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地理优势,是临港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此外,金融、科技、人才、公益等方面的大量特殊优惠政策也在吸引企业入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戴德梁行是一家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在过去四年间,见证了临港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表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毗邻全球最大集装箱码头和浦东机场的地理优势以及大量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吸引企业入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黎庆文表示:“五年前,我们开始向临港提供地产咨询服务,当时这一地区,尤其是滴水湖商业集群,与上海市中心相距甚远。然而,随着特斯拉和中国商飞(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商)等一批重要企业的入驻,以及科技园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飞机制造、生命科学、半导体生产和人工智能企业,将临港新片区视为开展业务的理想之地天博综合。”
戴德梁行称,除龙头企业入驻外,临港新片区还设立了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国家级功能性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临港对企业的吸引力。
黎庆文表示:“戴德梁行深知,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临港都是上海重要的商业中心,因此将竭尽全力助力临港新片区取得成功。”